林明卿,林彪的父亲,共有六名子女,其中一女二男,余下四子均为男儿。在这四个儿子中,排行最小的女儿,因幼时家境贫寒,未能抚养,遂在两岁之时,被迫成为他人家的童养媳。
四名少年按年龄依次排列,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林庆佛、林育容(林彪)、林育菊和林向荣。其中,长兄与幼弟均继承了林明卿的身高优势,而林彪则承袭了林明卿沉默寡言的个性。
林彪性格内向,偏好宁静;林向荣则生性活泼,喜爱活动。
林彪的女儿曾回忆道,每当提及奶奶,父亲总会情不自禁地伤心落泪。
林向荣,生于1916年,与林彪相差九岁之龄。当年,林彪于1925年远赴广东,投身黄埔军校的选拔之际,林向荣尚且年仅九岁。
关于林向荣早年生活的细节,资料记载不多。然而,可以明确的是,他接受过相当良好的教育。这主要得益于他的父亲林明卿,他极为重视教育,不论孩子是男是女,都积极为他们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,让他们有机会步入学堂。
1938年,林向荣踏足延安,跻身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员行列,彼时他尚年轻,年仅22岁。在抗大求学期间,林向荣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。他投身延安参军,或许得益于林彪的推荐。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,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,林彪此时已能与家人互通音信。林明卿曾敦促林彪返乡完婚,但林彪婉言谢绝。毕竟,彼时林彪身兼红大与抗大校长之重任。
毕业后,林向荣被分配至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,担任副连长一职。该军区由115师一部创立,其司令员由林彪红军时期的老战友、115师副师长聂荣臻担任。至于第三军分区,其司令一职由黄永胜执掌,而政治委员则是开国上将王平。
于晋察冀军区,林向荣以卓越表现脱颖而出,接连参与了石家庄、绥远、集宁、张家口等关键战役。他从副连长一路晋升,历经连长、参谋长、团参谋长等职,最终荣任警备7团团长,并在解放军20兵团66军(亦称华北3兵团)担任590团副团长、团长要职。
1949年二月,随着平津战役的告捷,解放军20兵团受命挺进山西,投身于太原战役。在这场激战中,林向荣团长奋不顾身,英勇杀敌,不幸中弹英勇捐躯。
谁曾料想,在林向荣英勇献身十数载之后,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竟以他的名字为导火索而掀起。
1967年二月,老帅们齐聚怀仁堂,上演了一场波澜壮阔的“大闹”。至四月一日,叶群将吴法宪紧急召回毛家湾,语气沉重地告知:“林总的胞弟林向荣同志在太原战役中不幸牺牲,传闻其离世情形颇为可疑,你们务必为领袖分忧解难。”此言一出,矛头直指徐向前。彼时,徐向前担任太原战役的总指挥,而薄一波,作为晋冀鲁豫军区的资深将领,亦身兼华北军区政委之职。
经过详尽的调查,至4月8日,调查小组返程后便向叶群、吴法宪做了详细汇报:林向荣不幸因机关枪的子弹而亡,其左侧胸部遭受一枚子弹的贯穿,腹部同样受到一枚子弹的射击,悲剧当场发生,并无背部中弹的记录。
尽管如此,他们并未就此罢手,对徐向前的攻击依然持续。4月11日,吴法宪等人物对徐向前提出质疑,徐向前情绪激动,致使会场秩序一时陷入混乱。周恩来随即予以制止,并质问他们究竟进行了何种调查,为何没有向中央汇报。
随后,徐向前屡次向毛主席致信阐明情况。7月30日,毛主席在游泳池接见了周恩来、江青、谢富治、张春桥、黄永胜、叶群、吴法宪、姚文元等一众人士,并表示:“徐向前已给我写信,你们认为徐向前会反对我吗?他是某方面军的标杆,他若倒下不利,总理可以出面为他护航,八一节还要他上天安门。”由此,徐向前暂时得到了平静。
然而,在当年9月13日,黄永胜再度作出批示,指出徐向前对于林向荣之不幸离世,不能完全免除其责任。鉴于此,审查小组随即继续对此案展开深入调查。徐向前再度陷入了一场纷争之中。
在10月18日举行的第八届十二中全会期间,毛泽东对林彪提及:“战争时期,哪有不牺牲的?我的两个弟弟就献出了生命,他们都是英勇的烈士。”林彪回应道:“主席一家忠诚于革命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”紧接着,黄永胜向审查小组示意,暂时停止对林彪的调查。
九一三事件发生后,毛泽东曾向徐向前透露:“林彪和叶群秘密设立了一个专案组,我事先并不知情,周恩来总理也未曾得知。我以前就讲过,战争时期哪能避免伤亡?我的两位弟弟以及六位亲属都已牺牲,我又能向谁追究?这起事件就此了结,不得再提,这一切都是林彪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所为。”
至此,对于徐向前与林向荣逝世之间关系的调查,亦就此草率落幕。
广升网配资-配资股票配资-在线股票配资门户网-配资正规网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