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战役是定陶战役,为何说是无法被复制的呢,因为,这个战役有如下的特点:
一、敌我一次性直接动投入的兵力为2:1强
我军四个纵队及两个地方独立旅,总兵力约6万。敌军左路整编第3,41,47三个整编师4万左右,中路整编第55师,68师119旅,暂4纵2支队约3万,右路第5军和整编第11师约6万余,总兵力在13万左右。这是一次性投入兵力真正以少对多的战役。
二、我军处于三路敌军对我形成三面包之中,如图:
右路之5军和整编第11师,任意分出一个抢占菏泽,就可以形成对我完全的战役包围。战后国军方面对战役失败进行检讨,其中一条就是指责5,11行动太慢。
三、完成了整编师级别的歼灭战
此战,我歼灭整编第3师和整编47,47师各一个旅共计1.7万余人。
在我军的战史上,以我的知识水平而论还找不出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第二个战役,很多的战役所谓的以少胜多,并非是是严格意义上的以少胜多,敌军投入兵力不是一次性兵力投入,而是先后投入的兵力之和,而我军则采用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各个击破。
能完成这样的战役,我认为有如下原因:
一、刘伯承元帅的准确算度。这样的仗如果所有敌军全力压上,即便指挥官的水平再高也难以取胜。但刘帅算准参战敌军分属郑州和徐州两个集团,不会全力协同,因此,任你东西南北风,我只集中兵力向一路去,定下在敌军包围圈中打击敌左路兵团的决心。
二、高明的战役手段。左路和中路虽然属郑州集团,但除了整3师之外,均不强,我打击最强的整3师,敲山震虎,其他弱敌不敢增援,解决整3师后,再扩大战果,其他方向上则只以少量部队进行牵制或运动防御。
三、高超的战术手段。在围歼整3师的战术上,为速决战,仍采用有重点的攻击,首先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解决大杨湖最强的59团,打开战役突破口,然后再歼灭第20旅,造成整编第3师崩溃,歼灭敌与运动中。整3师被歼灭后,整个左路军一片混乱,纷纷撤逃,我军又顺势歼灭敌军2个旅,取得战役全胜。如果贪多想一口整体吃下整3师,一旦打成僵局,敌军援军有充分的时间全部压上,我军则必败无疑。
在古今中外的战史上,是否还有这样的战例欢迎有识之士不吝赐教。
附:对评论的回复
1、有评论说“知名度太低:这是中央通报的标准革命胜利的三个胜利之一,是知名度太低呢,还是知识储备太少?
2、有评论说“定陶战役后,整3建制不变”:后多少呢?就不允许敌军重建?羡慕嫉妒恨的节奏。
参考资料:《第二野战军战史》《刘伯承传》
上一篇:《淮海战役粟裕的攻击令指挥陈邓?》
#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##刘伯承##定陶战役##中国最公认的军神是谁#
广升网配资-配资股票配资-在线股票配资门户网-配资正规网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